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新车

“智能终端高端研讨会”于上海成功举办

责任编辑:夏冰    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22-09-26 14:23阅读量:5797      

日前,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投资促进办公室,武汉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盖世汽车联合主办的智能终端高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大会以智联光电赋能新终端为主题,邀请110余家相关领域头部企业深入交流,携手加速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的深度转型

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永强代表武汉东湖高新区进行了宣传推介武汉市人民政府驻沪办党组书记,主任陈丽,武汉市投资促进办公室副主任潘洪祥,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守文,以及武汉市各级政府代表出席活动

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范,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技术事业部总裁陈,安博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魏巍,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法雷奥中国区总裁,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郑新芬,空辉科技董事长郭川,郑云, 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汽车工业中心负责人,来宝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来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贤光,盛骏电子副总裁兼盛骏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继顺,盖世汽车CEO周晓颖等来自汽车整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代表和高管,以闭门分享和交流的形式,围绕汽车新技术应用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由盖世汽车CEO周晓晓主持

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是中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先后获批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张永强介绍,30年来,中国光谷不断探索科技赋能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一束光到一座城的跨越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增长16.8%2022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充分显示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

目前,中国光谷已形成跨界融合,企业平台,生产建设的产业发展模式,聚集了软件,算法,高精地图等领域的2000+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能够有效支撑智能终端核心算法和软件技术的迭代开发。

张永强进一步介绍,中国光谷是中国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涵盖存储芯片,红外芯片,AI芯片,5G芯片,MCU芯片等所有核心产品此外,光谷在5G通信,智能显示,新能源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聚集了一批汽车通用零部件世界500强企业

光谷因光聚光成谷,是工业培育的沃土面向‘十四五’,湖北武汉将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走廊,壮大光电信息等创新产业集群,推动中国光谷走向世界光谷以新能源智能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在东湖高新区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张永强邀请与会企业参与中国光谷的产业建设,共享发展机遇

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永强

活动现场,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产业中心负责人,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技术事业部总裁陈,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盛骏电子副总裁,盛骏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继顺,控辉科技董事长郭川分别代表主机厂和供应商发表主题演讲。

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工业中心负责人郑云表示,全球乘用车市场正处于从L2向L3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预计2025年,L4自动驾驶将首先渗透到新动力汽车公司的部分产品中自动驾驶的进步取决于五个核心维度: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法规落实,生态伙伴完善

目前自动驾驶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乘用车方面,国内乘用车主要有三种差异化场景:停车场,结构化道路,复杂城市道路不同场景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不同,商用车方面,自动驾驶的应用更多取决于道路的开放程度和车速

郑云认为,在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干线物流和小微无人配送车将首先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

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工业中心负责人郑云

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从传统的E/E分布进入了域控制器和域集成时代,未来还将进入中央计算时代这种变化也带来了通信架构,软硬件平台,中间件,工具链等领域的诸多技术创新

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技术事业部总裁陈表示,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鉴于此,舍弗勒调整组织架构,一方面保持基础业务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推进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和量产,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电驱动和智能底盘领域的新技术,加大电驱动事业部的投入,以线事业部组建智能底盘,涵盖从电驱动和智能底盘零部件到总成的所有关键技术

陈指出,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趋势下,舍弗勒作为传统动力总成的龙头企业,正在加速技术投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面对电联网的行业前景未来,舍弗勒在电驱动和智能底盘领域的更多新产品有望在中国进一步量产

芙蓉大中华区汽车技术事业部总裁陈

产品迭代快,开发周期短是汽车行业在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认为,一旦技术取得突破,供应需求发生变化,产品开发后端的压力往往集中在硬件供应商身上因此,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的定制业务习惯,根据未来的热点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和投资R&D,将具有一定试错精神的平台产品提前推向市场

在全球黑天鹅现象频发,灰犀牛隐患持续的大环境下,保持货源稳定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孙晓光表示,在项目开发之初,供应稳定性已经成为泰科电子思考和指定供应商的关键项目,应对市场波动也成为泰科电子日常业务发展的重点

除了供应和加速交付,孙晓光还提到,全方位创新有助于汽车行业技术变革的价值最大化泰科电子从六个方面推动企业加速创新:一是深度本土化,让企业的决策快速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第二,建造新的工程R&D总部,第三,质量体系创新,第四,数字化创新,第五,交付创新,第六,服务创新

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

盛骏电子副总裁,盛骏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继顺表示,智能驾驶进入深水区的相关特征是,企业主要依靠量产经验而非项目获得订单,科技公司很难靠样本项目获得投资因此,进入深水区意味着企业需要面对大规模应用,解决工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具体来说,由于L3自动驾驶的权力和责任在司机和汽车之间不断切换,所以技术发布总是有问题市场表现为L2+和L4自动驾驶将在L3之前逐步实现商业化量产,这在技术上是对L1和L2自动驾驶配置和成本的试探预计到2026年,全球94.24%的智能电动汽车将配备自适应巡航系统,相应的功能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也将在近几年逐步出台和完善

基于盛骏电子近几年的项目经验,郭继顺表示,要实现智能驾驶的相关功能,除了传统的车辆和路段配置,还可以尝试云端,结合OTA升级和虚拟仿真技术,提高智能驾驶的终端感知,实现高精地图实时数据更新,远程自动驾驶,里程碳汇换算等新功能这也是盛骏电子正在尝试的新方向

盛骏电子副总裁,盛骏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吉顺

空辉科技董事长郭川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出货量将达到340万辆左右,2030年前装,后装和出口的市场规模总和将达到500亿人民币。

空气悬架是电控悬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大大提高乘坐舒适性伴随着电动车时代的到来,空气悬架可以进一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2021年6月,孔辉科技在国内率先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的量产供应,极大地推动了本土企业在空气悬架国产化道路上的探索进程

与商用车空气弹簧不同,乘用车空气弹簧不仅要适应刚度曲线,还要承受巨大的内部空气压力,对材料和工艺要求更高基于多年的量产经验,孔辉科技的空气弹簧流水线节拍可以控制在55秒以内,一次合格率高达98%

在演讲的最后,郭川表示,空辉科技的进步得益于其长期坚持积极发展和多年的积累,也得益于合作伙伴的协助,供应链的支持和朋友们的监督。空辉科技在空气弹簧方面的开创性实践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研发并量产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

控辉科技董事长郭川

最后,在盖世汽车CEO,亚太区总裁杨晓明,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魏巍,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范,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郑新芬,来宝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来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先光的主持下,进行了高层对话,共同探讨和交流汽车行业向智能电动化演进的变革,机遇和挑战。

左起:盖世汽车CEO,安博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魏巍,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范,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郑新芬,来宝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来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贤光

在黑天鹅频发的国际环境下,汽车供应链的稳定性不断受到挑战行业上下游企业该如何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琥珀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表示:目前,地缘政治环境可能导致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解耦,包括数据,软件和整个控制系统的解耦,从而促进一些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发展最快的新产业链的诞生在生态系统割裂的情况下,汽车产业如何继续发展这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世通中国区总裁魏巍对此表示赞同:脱钩确实是最大的问题目前产能不足等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业内对于生态系统的解耦讨论还不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体量足够大,但全球话语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当中国的主机厂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就像现在强调的双循环一样,那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也会有内外循环,这样整个行业才会有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马瑞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范表示:汽车的新现代化和复杂的国际形势都在推动供应链结构的重塑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受益,有人损失,取决于公司的战略如何调整汽车是刚需,中国还是市场量最大的在我看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中国内循环的基本诉求是,只要企业继续深耕,终会见到成效

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郑新芬从行业分工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汽车这么大的行业需要重组,后续肯定会有更细化的分工和更细分的赛道比如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等领域的在线应用,可能会先在中国实现落地和盈利

来宝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来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贤光表示: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正在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转型的决心和速度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企业能否抓住这个窗口加速成长,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Tier 0.5企业来说,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非常重要,一个开放的,相互支持的环境不仅能给企业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能让企业为主机厂提供更好的服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