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进博献礼入驻血液学博物馆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8日报道: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武田中国联合策划,南方周末提供媒体战略支持的全国首部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以下简称《中国血液学发展史》)宣布历时三年拍摄已全部完成,将作为纪录中国血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献礼中国血液学博物馆,未来将在馆内长期公开展出,介绍中国四十年来的创新血液疾病诊疗技术,提升公众对血液学相关疾病领域认知,为推动中国血液学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柳莺女士表示:“康盟慈善基金会致力医学领域的人文科普和公益关怀,积极推进中国医学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很荣幸能够与多方合作共同拍摄制作《中国血液学发展史》系列纪录片,通过系统性梳理中国血液学学科发展中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资料及人文事迹,完善中国血液学发展历程。期待这部纪录片能够激励更多血液学工作者投身到学科研究探索中来,让先辈们的‘创新攻坚’精神代代相传。”
《创新共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系列纪录片分为《奠基》《星海》《曙光》《登攀》四大篇章,聚焦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疾病的治疗方案,展示了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辅助诊断治疗等创新前沿科技突破。纪录片历时三年时间拍摄,摄制组走访了八座城市的数十家家医院,与二十余名国内血液学领域权威专家就血液学学科发展展开深入沟通交流。包括六名国家级院士在内,受访专家在系列纪录片中深入回顾了血液学领域一个个“中国方案”诞生的前前后后,四十年来中国血液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在观众面前一一重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吴德沛教授于2020年首次提出收集整理中国血液学学科发展史料的倡议,是发起《中国血液学发展史》纪录片项目的倡导者之一。吴德沛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四十三年的发展历程中踔厉奋发,赓续前行,推动中国血液学研究不断进步,如今已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这些成就的背后,几代血液学工作者毕生的刻苦钻研,沉淀为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纪录片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激励广大血液学学科同道共同学习和实践老一辈血液先驱留下的宝贵财富,推动中国血液学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让中国血液学医生的创新精神与高尚医德都薪火相传。”
在纪录片中,吴德沛教授作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回顾了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华骨髓库从21世纪初的不满4万份资料,到目前近300万份资料入库,成为世界最大的骨髓库之一,是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其所在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如今每年都要完成1000例以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类似的故事,在《中国血液学发展史》这幅东方画卷中层出不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院士团队通过反复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10%提升到了97%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留学深造回国后发扬“烛缸精神”,研制出了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大幅推动了我国对各种出凝血和血栓性疾病诊疗的探索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陆道培院士所开展的亚洲第1例、世界第4例同基因骨髓移植手术,不仅让患者挽回了生命,还保持了存活最久的白血病患者世界纪录;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黄晓军教授,则率先率领团队创建了成熟的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让骨髓移植进入了“人人都有供者”的新时代……这些当事人、见证者的讲述将成为重要历史资料,在苏州血液学博物馆珍藏展示,以飨后学。
中国血液学博物馆馆长陈子兴教授表示,“中国血液学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血液学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对铭刻我国血液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普及血液系统疾病知识,鼓励青年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血液学发展史》入驻博物馆后,将进一步丰富馆藏历史资料和人文事迹,让更多人能亲眼见证我国血液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期待这部纪录片能激发更多血液学界研究者、医生、社会各界人士继往开来,加强对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视,以开创血液病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案、新产品和新规范,造福中国的血液疾病患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